整流器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的设备。整流器的主要应用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由于许多电气设备需要使用直流电,但电力公司的电源是交流电,所以除非使用电池,否则整流器内部的电源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常用的整流器,可控硅整流器广泛应用于离子交换膜烧碱电解、有色金属电解、水电解制氢、电解稀土、电解氟化氢制氯、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电解卤水产生次氯酸钠、电镀、阳极氧化电泳、电解、 直流电弧炉加热、晶体加热、核电实验等领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那么可控硅整流器是如何实现AC到DC,即整流和输出电压调节的呢?
1. 二极管整流电路
整流(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电导率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的过程。常见的整流电路有半波、全波、桥式和倍压器整流。
让我们先用二极管作为例子来描述整流原理:
桥式整流器(Bridge整流器):四个二极管连接形成一个桥式,因此称为桥式整流器。
在变压器次级侧电压的正半部分,D1和D3导通,D2和D4关断,电流i1的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在电压的负半周期内,电流i2的方向由蓝色箭头显示。
在交流电压u2的一个周期中,二极管D1、D3和D2、D4依次开启和关闭,在负载RL上获得单向全波脉动电压和电流,该过程实现交流到直流,即整流。
2. 什么是SCR?
SCR(硅控制整流器)也称为晶闸管,是一种可控的单向导电开关,可用作强电控制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因为它能可靠地在弱电流信号的作用下控制强电系统的各种电路,因此半导体电子技术的应用从弱电场扩展到强电场。晶闸管能传递大电流,并具有耐高压、响应速度快、控制特性好、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控制等各种科研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医用X光机的控制系统中。但它也存在过载能力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以克服。
晶闸管在二极管的基础上增加了栅极。在整流电路中,需要向栅极提供栅极触发信号,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间,以实现整流和调节直流输出。
3.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晶闸管结构
晶闸管由两层P型半导体和两层N型半导体交替组成。其三个电极分别为阳极A、阴极K和控制电极G。在该PNPN器件的中间,形成三个PN结J1,J2,J3,这相当于三个二极管在正反相中串联连接。如果在阳极A和阴极K之间只施加电压,则无论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如何,三个二极管中至少有一个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因此它不会导通,并且器件处于关断状态。
(2)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为了解释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我们认为它是通过连接两个PNP和NPN型晶体晶体管而形成的,每个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另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如图所示。阳极A对应于PNP晶体管T1的发射极,阴极K对应于NPN晶体管T2的发射极。
导通后,压降非常小,电源电压几乎全部加到负载上,负载电流流经晶闸管。晶闸管导通后,其传导状态完全由管本身的正反馈效应维持。即使控制电极电流消失,晶闸管仍处于传导状态。因此,控制杆的作用只是触发晶闸管导通,导通后,控制杆失去控制。要关闭晶闸管,必须减小阳极电流,使其无法维持正反馈过程,或者可以断开阳极电源或在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添加反向电压。
因此,晶闸管是一种可控的单向导电开关。与二极管相比,不同之处在于SCR正向导通由控制极点的电流控制;与三极管相比,不同之处在于SCR对控制极的电流没有放大作用。
4. 晶闸管整流
应用晶闸管将交流电改变为尺寸可调的直流输出电压的过程称为受控整流。比较常用的可控整流电路是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类似于单相非受控桥式整流电路,只是两臂中的二极管被晶闸管取代。
在时间t1,T1接通,在T/2+t1时,T2导通,电路波形如图所示。假设
α=0,Uo=0.9U2,输出电压最高,相当于不可控二极管的单相电桥整流电压;α=180°,Uo=0时,晶闸管完全关闭。负载电阻RL中整流电流的平均值为:
可以看出,当U2固定时,改变控制角度α,即改变添加触发脉冲的时间,可以改变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达到可控整流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整流形式较为复杂,具有三相桥全控整流、双反星带平衡电抗器整流电路、6脉冲、12脉冲、24脉冲等多脉冲整流、同相反并联非同相反并联结构等。